HBTP調高自調坡系列球形減震支座 |
8.2卸貨與存放
支座需用軟繩捆扎,裝卸時需用叉車或起重設備吊裝,支座各部件已通過臨時連接組合,可立即用于安裝。
如果送達工地的支座沒有立即安裝,應妥善存貯;支座存貯的場所要求場地平整,支座的下方用方木或木塊墊放,支座存貯的場所應能滿足防潮防曬防塵條件,支座存貯應不影響工地施工,且方便支座的運輸和吊裝。本系列支座本體部件安裝前不可分解拆開,以確保使用性能。
整個裝卸、運輸和存儲的過程應當保證支座各部件及油漆面不受損壞。
8.3安裝前的檢查
檢查上支座板正中心的中心標識,安裝時準確對正X軸(縱軸)和Y軸(橫軸),支座高程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支座螺栓和防塵套是否緊密固定;
核對支座橋墩號位置與支座規格是否相符;
檢查支座的上、下鋼板貼近混凝土或水泥砂漿的面,需要無灰塵和油漬;
檢查活動型支座預偏量數值是否與該位置支座設定值相符;
活動型支座安裝前,須先放松支座的臨時固定板螺栓,再將支座上支座板依預偏量數值放置到位,并核對指針位置是否正
確,然后重新旋緊臨時固定板螺栓。
8.4灌漿材料性能要求
支座安裝時所采用的灌漿材料為無收縮環氧樹脂砂漿,其性能要求見表1:
表l灌漿用無收縮環氧樹脂砂漿性能要求 |
 |
8.5灌漿工藝
本系列支座安裝時,根據其與梁體或墩臺的連接方式(灌漿工藝),可分為如下三種安裝方法:重力灌漿法、壓力灌漿法和
預裝鋼板法。
8.5.1重力灌漿法
鑿毛支承墊石上表面,露出粗骨料,呈堅固不規則表面,清除預留孔中的雜物,并用水將支承墊石表面浸濕。 (當采用重力灌漿法安裝支座時,施工墊石高度應比原設計高度低25mm)。
吊放支座于支承墊石上,用調子螺栓、薄形鋼板或薄形千斤頂調整支座高度和平整度。
支座封模前,在灌漿管一端安裝一個漏斗,另一端深入預留孔內,在重力作用下,通過漏斗和灌漿管將無收縮環氧樹脂砂漿灌入預留孔內,然后迅速抽出灌漿管(見圖5) |
 |
封模灌漿:待各預留孔灌漿完成后,立即在支座四周封好模,將灌漿管伸入至支座下面中心位置,從支座中心向四周灌漿。灌漿時用振動棒將砂漿搗實,排除氣泡,確?障度勘簧皾{灌滿。灌漿至砂漿高出支座下支座板10mm為宜(見圖6) |
 |
灌漿前,應初步計算所需的漿體體積,灌注實用漿體數量不應與計算值產生過大誤差,應防止中間缺漿。灌漿材料終凝后,拆除模板及四角鋼楔塊,檢查是否有漏漿處,必要時對漏漿處進行補漿,并用砂漿填堵鋼楔塊抽出后的空隙。
環氧樹脂砂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之前,不可使支座受到碰撞或在其上方進行任何作業。
拆除臨時邊模板后應仔細檢查無收縮環氧樹脂砂漿表面,確保表面無裂紋。
待環氧樹脂砂漿達到設計強度后擰緊錨固螺栓,完成支座安裝。
8.5.2壓力灌漿法
在支承墊石側面預先設置通往預留孔內的壓漿嘴。
檢查支承墊石頂面,保證其高程達設計標高且平整光滑,四角高差不大于2mm。
在墊石頂面涂抹一層環氧樹脂砂漿,確保支座位置及高程后,就位支座。
支座就位后,仔細檢查其位置、標高無誤后,再經壓漿嘴向預留孔內灌注無收縮環氧樹脂砂漿,砂漿應灌滿并從頂面漫出以確保壓漿密實,待環氧樹脂砂漿達到設計強度后擰緊錨固螺栓,完成支座安裝(見圖7)。 |
 |
8.5.3預裝鋼板法(本方法僅限于現澆梁支座安裝)
現澆梁若采用預裝鋼板法安裝支座時,墊石頂面需要設置下預埋鋼板(下套筒應采用上套筒結構),僅在墩臺頂面設置預留孔,而支承墊石部位可不設置預留孔。
鑿毛墩臺頂面,露出粗骨料,呈堅固不規則表面,清除預留孔中的雜物。
支墊石模板,吊放支座下預埋組件于墊石鋼筋網頂面,固定下預埋組件并調整高度和平整度。
檢查支座下預埋組件頂面,保證其標高達設計標高且四角高差不大于2mm。
澆筑支承墊石混凝土(當采用預裝鋼板法安裝支座時,施工墊石高度應比原設計高度高1Omm),并使混凝土能漫過下預埋鋼板1Omm(見圖8)。 |
 |
待墊石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用水準儀復測支座下預埋組件頂面標高,確保支座位置及高程無誤。
將支座和上預埋組件連接成整體并安裝在下預埋鋼板頂面,完成支座安裝(見圖9) |
 |
8.6混凝土結構梁支座安裝工藝細則
當用于混凝土結構粱時,本系列支座采用預埋鋼板、套筒和錨固螺栓與主梁及墩、臺連接,詳細安裝尺寸及技術要求參見安裝圖紙。
8.6.1現澆梁支座安裝工藝細則(含預制梁現澆連續中橫梁的梁底支座)
首先澆筑橋墩及支座墊石,在橋墩及支座墊石上預先設置預留孔,清除預留孔中的雜物,務必使支座墊石頂面平整、光滑,且四角高差不大于2mm。
支座在工廠組裝,仔細調平,對中上、下各部件,將支座本體用臨時固定板連接成整體,不得松脫,并用錨固螺栓將支座和上、下預埋組件(包括上預埋鋼板,上、下錨桿和上、下套筒)連接成整體(也可將上下預埋組件單獨包裝運輸,支座安裝時再連接成整體)。
支座安裝前,工地應檢查支座及預埋組件的連接狀況是否正常,且不得任意松動,并應檢查上預埋鋼板表面與上支座鋼板是否密貼,檢查支座的標識和安裝方向,應杜絕安裝方向錯誤。 |
將連接成整體的支座安裝在墊石頂面,仔細檢查支座位置及標高后,采用重力灌漿法(見圖5)或壓力灌漿法(見圖7)向預留孔內灌入無收縮高強度環氧樹脂砂漿;現澆梁也可采用預裝鋼板法安裝支座(具體工藝見本說明灌漿工藝細則)。
待環氧樹脂砂漿達到設計強度后,再次校核支座中心位置及標高,擰緊上下錨固螺栓。
清潔上預埋鋼板的上表面,安裝主粱模板并進行主粱澆筑等作業。
現場澆筑梁體混凝土,待強度達設計標準值后拆除支架及其他臨時連接構件,完成支座安裝
8.6.2預制梁支座安裝工藝細則
澆筑墩、臺及支座墊石,在墩、臺頂及支座墊石上預先設置預留孔,清除預留孔中的雜物,務必使支座墊石頂面平整、光滑,且四角高差不大于2mm。支座在工廠組裝時,仔細調平,對中上、下各部件,將支座本體用臨時固定板連接成整體,不得松脫,并用下錨固螺栓將支座和下預埋組件(包括下套筒、下錨桿)連接成整體(也可單獨包裝運輸,支座安裝時再連接成整體);上預埋組件(包括上預埋鋼板,上錨桿和上套筒)應單獨包裝運輸,上預埋件外露鋼板表面防腐處理需要按照支座外露表面防腐處理執行。
支座安裝前,工地應檢查支座及預埋組件的連接狀況是否正常,且不得任煮松動,檢查支座的標識和安裝方向,應杜絕安裝方向錯誤。
預制主梁時在梁底預先埋好上預埋組件(包括上預埋鋼板、上套筒和上錨桿),上預埋鋼板表面平整度不大于鋼板最大尺寸的千分之一。 |
 |
將連接成整體的支座安裝在墊石頂面后(見圖11),吊裝頂制梁于支座頂面20mm處,仔細檢查支座位置及標高后擰入上錨固螺栓就位梁體,采用壓力灌漿法(見圖7)向預留處孔內灌入無收縮高強度環氧樹脂砂漿(具體工藝見本說明灌漿工藝細則)。 |
 |
預制梁體若采用重力灌漿法安裝支座時,先在墩臺上安裝好頂梁用的千斤頂(若墩臺上無安裝空間時可搭建臨時剛性支撐),吊裝預制梁體(先將裝配有下套筒及下錨桿的支座用上錨固螺栓安裝在梁底,并檢查上預埋鋼板與上支座鋼板是否密貼),將預制梁體落在臨時支撐千斤頂上,通過千斤頂調整梁體位置及標高,之后采用重力灌漿法(見圖5),向支座下部及預留孔處間隙灌入無收縮高強度環氧樹脂砂漿(具體工藝見本說明灌漿工藝細則)。
待環氧樹脂砂漿達到設計強度后,再次校核支座中心位置及標高,擰緊上下錨固螺栓,完成支座安裝。
8.7鋼結構梁支座安裝工藝細則當支座用干鋼結構梁體時,本系列支座采用高強度螺栓與鋼梁連接,采用錨固螺栓、套筒和錨桿與墩、臺連接,詳細安裝尺寸應根據鋼梁情況進行定制設計。
安裝準備
鋼梁架設前,應將支座起吊并安放在支座墊石旁預先設置的支座橫移滑道上;在支座墊石頂面分別標示出縱、橫向中心線,同時復測支座墊石標高;
檢查支座墊石表面,對其進行鑿毛處理,同時檢查預留孔位置及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進行處理,再清理預留孔內雜物。
布置千斤頂
在鋼梁底每個節點中心下方分別布置千斤頂作為鋼梁起頂的主要支撐,確保各點均勻受力;
在每片主桁節點中心外側分5U布置一臺千斤頂,用以調節鋼梁起頂時的平衡;
在左右邊桁節點的滑座(或臨時支撐點)橫向側面各布置一臺千斤頂,以調整鋼梁橫向位置。
鋼梁平面位置調整
鋼梁在縱向拖拉時已將鋼梁的縱向位置調整到1mm范圍內,四節間架設完成后需要再次調整鋼梁平面位置; 對主桁節點下方的千斤頂同時、均勻、緩慢起頂,同時通過控制節點下方的千斤頂對鋼梁起到穩定和調平作用;當節點的滑座脫空2cm后停止起頂,根據預拱度按相對于設計標高高出2em來調整各節點處滑座頂面的標高,然后再在滑座頂面布置好不銹鋼板和四氟滑板(中間擦上黃油);
落頂,讓安裝有不銹鋼板和四氟滑板的滑座受力,千斤頂頂面脫空。根據4節間鋼梁的位置,在測量組監控指令下,對左右邊桁節點滑座橫向側面布置的千斤頂進行橫向起頂并精確調整鋼梁的平面位置,平面位置偏差控制在1mm以內。
鋼梁支座安裝
將墊石旁邊的支座通過導鏈葫蘆拖拉橫移到位;
通過導鏈葫蘆將支座(各部件已臨時連接)吊起與鋼梁密貼,同時將支座下支座板底面脫空處用木板墊實;
打沖釘使鋼梁與支座的螺栓孔重合,并將連接支座與鋼梁的高強度螺栓擰緊;
拆除木板,根據支座墊石上事先標示出的縱、橫向中心線,精確調整支座下支座板的平面位置,同時在測量組監控下按設計或監控計算的要求調整下支座板標高,并調平下支座板,使四角高差滿足規范要求;
安裝灌漿模板,對預留孔及下支座板底進行重力式灌漿(參見圖5、圖6)。待灌注砂漿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支座臨時固定板,用千斤頂將鋼梁頂升約5ma,拆除臨時支撐點(或滑座),緩慢將鋼梁放下,使支座受力,完成受力體系轉換。
鋼梁標高調整
需要調整標高時,將支座臨時連接成整體,擰松支座與鋼梁的連接螺栓,對節點下方的千斤頂同時、均勻、緩慢起頂,同時通過控制節點下方的千斤頂對鋼梁起到穩定和調平,使節點的底面與支座頂面脫空2em后停止起頂;
在測量組的監控下,按照設計標高(考慮預拱度)來調整各節點處支座頂面所設置調高鋼板或裝置的標高,然后落頂使支座和調高鋼板共同受力;
拆除千斤頂,完成鋼梁標高調整。
使用本系列支座的預制梁、現澆粱需在梁底設置預埋鋼板,其尺寸及技術要求應符合本套安裝圖要求;預埋鋼板表面需做噴漆或鍍鋅處理,若采用噴漆工藝,需選用環氧富鋅底漆,漆膜厚度不得小于50微米;預埋鋼板可以直接從支座廠家采購或由施工單位自行(按圖)加工。
本系列支座與墩、臺頂支承墊石相連的下套筒、錨桿、錨固螺栓及預埋鋼板(若有)的尺寸及技術要求,應符合本套安裝圖要求,可以直接從支座廠家采購或由施工單位自行(按圖)加工。
本系列支座用錨固螺栓為10.9級高強度螺栓,螺栓表面需要采用達克羅處理,螺栓 型號從本套安裝圖選取,可以直接從支座廠家采購或由施工單位自行采購。
本系列支座所用套筒和錨桿表面需做發黑(藍)或鍍鋅處理,螺紋孔安裝前涂抹黃油。
安裝千斤頂,先擰出上錨固螺栓,再將梁體頂離支座頂面約3mm;千斤頂應頂在粱底鋼板處; (注意:同一墩頂上的兩跨梁需同時頂升,且頂升高度不能超過梁部設計要求的不均勻沉降量)
擰開支座下錨固螺栓;
移出原有的支座本體(不包括預埋鋼板);
安裝對應規格的新支座本體;
對準位置,擰緊下錨固螺栓,固定好支座;
緩緩落梁,擰入上錨固螺栓,移除千斤頂,完成支座更換。
支座養護及維修
支座的養護及更換應符合JTG Hll—2004{公路橋涵養護規范》中4.9條的要求。工程建設完工并運營后三個月內,應及時對支座進行檢查,確保支座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及良好的密封狀態;使用一年內應再次對支座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查明原因并予以糾正;第二年和第三年應每年定期對支座檢查一次;三年后,支座基本處于穩定工作狀態,以后可根據實際情況按表2進行檢查。 |
 |